闽侯橄榄

品种多样,营养丰富
22
Minhou Fuzhou Olive
闽侯橄榄,又名白榄、青果、黄榄,是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特产,具有“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特点。闽侯橄榄属于橄榄科橄榄属植物。这种热带、亚热带的名优水果在闽侯县有着400年至500年的栽培历史,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闽侯橄榄果实较小,表皮呈深绿色,果肉略带黄色,肉质酥脆且清香可口,咀嚼后余味回甘。其中,“榄之香药用檀香”品种被认为是最佳品种,具有最高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目前,闽侯及周边地区的农户广泛种植优质橄榄品种,果实大、果肉厚、色泽黄白,适宜制作成各种加工产品,如“五福果”、“拷扁榄”和“蜜饯橄榄”等。闽侯县在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为“中国橄榄之乡”。

产地位置

福建 福州 闽侯
经度 119°07′E纬度 26°09′N
福州馆
橄榄馆

闽侯橄榄

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闽侯橄榄是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特产。

闽侯橄榄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果肉富含钙与维生素C。每100g橄榄果肉含钙204~400mg,维生素C21.12~39.89mg,蛋白质0.77~1.2g,脂肪6.55g,碳水化合物5.6~12.0g,叶绿素约30mg,类胡萝卜素7.52~8.05mg,总糖1.67~2.3%,还原糖0.49~0.75%,有机酸0.97~1.55%,可溶性固形物11.21~14.25%,单宁2.57%。橄榄仁含蛋白质16.64%,脂肪59.97%。橄榄花粉是驱除疲劳的保健品。橄榄核可以雕刻成工艺品,还可以制成活性炭。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橄榄最多的国家,我国南部是橄榄原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多属乌榄),其次为广西、台湾、四川、云南、浙江南部等。福建则以闽侯、闽清、诏安、南安、福安、莆田、永泰、仙游种植较多。闽侯的橄榄栽培面积和产量为福建省最多。

1996年8月在安徽省郎溪县召开的中国特产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闽侯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橄榄之乡”;

1990年福建电视台拍摄了“闽中橄榄”科教片,详尽地叙述了橄榄的功用以及栽培管理;

1993年闽侯县食品加工厂饮料有限公司研制的“天然橄榄汁饮料”荣获福州市食品饮料产品三等奖;

1994年闽侯县奥利福天然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橄榄汁饮料”获中国星火计划国际研讨会及星火技术和产品展示会金奖。

1996年8月闽侯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橄榄之乡”。

2006年9月闽侯县选送了具有福州特色的橄榄搭乘“实践八号”卫星成功上天。

2008年8月,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宣传了闽侯橄榄产业。

2008年、2009年闽侯橄榄两次亮相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2010年5月,闽侯县生产的橄榄汁、甘草榄等橄榄制品入选上海世博会,其中橄榄汁还将作为上海世博会福建展馆唯一指定果汁饮料。

2012年9月闽侯橄榄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闽侯县种植橄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已很盛行。据《新唐书》及《八闽通志》记载,唐朝时福州府在土特产贡品中就列上橄榄;民国版《闽侯县志》载:橄榄“出福州甘蔗洲,芋原八十里间,沿麓树之。”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开始大规模种植橄榄,至2006年橄榄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闽侯橄榄有多个品种,其中惠圆品种最多,每年产量是闽侯所有橄榄产量的一半左右。闽侯橄榄特别好吃,它比较嫩脆,又回味,甜的回味。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致力协助推动闽侯橄榄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工作。 2007年8月14日,福建闽侯县橄榄行业协会正式成立,该县橄榄行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推广、管理等领域的121人成为首批会员。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