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兰小麦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蓼兰小麦,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特产,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蓼兰小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土壤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主,地貌类型属河流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性良好,适合小麦生长。蓼兰小麦,籽粒白色、饱满、透明、角质、色泽光亮,具有小麦正常的气味,味佳微甜,无异味。去壳后小麦皮呈白色,黄白色,有光泽。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蓼兰小麦”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蓼兰小麦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青岛市平度市所辖蓼兰镇、崔家集镇共计2个镇28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6′55″-119°58′34″,北纬36°30′56″-36°43′28″。2016年,蓼兰小麦实现产值35.2亿元。2017年,蓼兰小麦区域生长面积20000公顷,产量达16.5万吨。
1984年,蓼兰镇开始进行良种繁育。1986年秋种,蓼兰镇将16个村的麦田连起来,建起了2000公顷良种繁育基地。1990年以后,蓼兰镇实现了由引种繁育到自己选育良种。1993年,蓼兰镇创建了山东省乡镇级小麦研究所。
土壤地貌:“蓼兰小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土壤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主,地貌类型属河流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性良好,土壤pH值平均6.88,有机质含量平均15.6克/千克,碱解氮平均76.1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40.3毫克/千克,速效钾平均120毫克/千克,适合小麦生长。
水文情况:“蓼兰小麦”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较大河流有现河、白里河、清水河、白沙河、胶莱河、小泥河等,均属于季节性河流。引黄济青干渠蓼兰段约12.5公里。全镇水资源总量为0.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09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0.11亿立方米,一般年份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12亿立方米,水量充沛,流向有利,且没有工业污染,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用水,水资源保持良好,可保证蓼兰镇的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气候情况:“蓼兰小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极端最高气温35.8℃,极端最低气温-16.9℃,年降水量75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长约200天。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700.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61%,种植区域内作物生长季节日照充沛,气候适宜,可满足“蓼兰小麦”生长需要。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东以小沽河、大沽河为界与莱西市和即墨区相邻,西及西南以胶莱河为界与昌邑市和高密市相望,南与胶州市毗邻,北与莱州市接壤,介于北纬36°28′15″-37°02′46″,东经119°31′30″-120°19′13″之间,东西最大横距71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4千米,总面积3175.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18万人。平度在夏朝为莱夷地、西周为莱国之棠邑,秦始设郡,以今胶东半岛地为胶东郡,即墨城为郡治。
平度市地形大体北高南低,呈伞形向东南、西南、西北倾斜。平度属暖温带东亚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年平均195.5天。平度市共有主要河流25条,皆发源于大泽山群和两目山群,成扇形向外辐射,汇成胶莱河和大沽河两水系,年平均降雨量652.2毫米。平度市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林地总面积约为31.5万公顷。山丘植被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平原为草甸植被。由于土地多垦为农田,原始植被已残存极少,栽培植被已占绝对优势。
平度市特产有旧店苹果、大黄埠西瓜、马家沟芹菜、平度大花生、蟠桃大姜、大泽山葡萄、平度牛肉等,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蓼兰小麦』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